由于娃他爸工作的原因,我倆婚后異地多年。在人生老大不小的年紀,終于迎來了我們第一個娃,他的出生帶給我無限喜悅的同時也帶給我無盡的煩惱和憂愁。喜的是他降臨,憂的是他將來的一切一切。
娃剛出生不久的時候,為了讓我更好的休息,娃他爸一改常態,認真學習如何沖泡奶粉,向護士小姐姐們請教如何抱娃,喂娃。那副認真的樣子真是憨厚可掬,讓人著迷和動心。
一轉眼,娃已經快周歲啦!這一年里,娃他爸給我貼上了“移動奶瓶”的標簽,而我也不吝嗇的給他冠以“煮夫”的頭銜。娃他爸工作很忙碌,晚上加班加點,周末還要加班,空閑時間少得可憐。但我最喜歡他閑暇時候,研究如何做新菜。他鉆研做菜的手藝與認真樣和他對待工作的態度真是不分上下。
養娃不易,隨著娃慢慢長大,有了自己的思想后,漸漸開始出現各種各樣我們沒有遇見過的問題,比如奶量減少、拒奶、不長個頭、不長體重等等問題接踵而至,真的讓人頭疼不已。但是,突然有一天,我驚奇的發現娃愛吃面條后,我們決定投其所好。行動派奶爸立馬著手準備,為了讓成品更具有賣相,斥巨資購入一臺小型家用手動面條機。后續就開始各種食材的買買買。
說起面條機,我一開始是持反對意見的,理由是:居家生活不需要講究形式主義。最初我們制作的面條材料都是制作餃子皮的剩余部分重新揉團,搟平切條。對于成年人來說我覺得足夠了,而寶寶的面食無非就是需要薄一些,方便煮得爛一點。奈何這名奶爸的無敵堅持,我妥協了。但也正是這一次的妥協,才有了后續的驚喜。
經過娃他爸的研究,我們終于依照面條機的特性將面團的水和面粉的配比、軟硬程度,有了明確的認知。太軟太濕的面團,容易黏粘,不易干;而太硬的面團對于簡易的面條機又無法壓到最薄。就這樣經過不斷地實驗研究,終于做出了符合寶寶食用的超薄全蛋面條,看到一根根整齊排列的面條,我直感嘆美食背后的付出。我常常打趣娃他爸:“以后若是失業就支攤賣面食去。”娃他爸則反擊我說:“咱們若是真要支攤售賣,指不定得賠本;一、用料足,成本高;二、產量太少。”此言一出,頓時把我副業賣面條的念想給打消了。
解鎖了面條技能后的每個周末,我們基本都會自制肉包、饅頭,方便出門游玩時候帶出門當做點心,飯點時還可以來點拌面、鹵面、湯面來換口味。十分感謝這位奶爸的堅持,感謝他的付出,讓我們的味蕾打開了新世界。
做美食,教會我們專心研究,耐心等待,細心觀察,精心調配。這并不只是一種生活技能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在這過程中,不僅可以享受美食帶來的味蕾盛宴,更體驗了生活的美好與豐富,感受到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。
所以,如果你經常在家做美食或打算開始嘗試,我都會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贊!讓我們一起享受烹飪的樂趣,感受生活的美好,讓美食成為我們幸福無窮無盡的源泉!